旅游服务产品咋设计?听听这家民营旅行社的策划会

来源:行业动态 日期:2025-03-27 21:26:57 浏览量:15次

  2024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

  “开会!开会!”销售总监杨鑫一边张罗着,一边大步流星走向会议室,“去年底,针对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克罗地亚等国的入境免签政策落地,今天我们就重点讨论怎么开发东欧客源。”

  营销二部经理奉春英点开公司新上线的数据系统,拿数据说话:“东欧的来华旅游需求显著提升了。”

  “东欧是新兴市场,建议推经典行程,漓江和阳朔西街得安排上。”销售一部经理陆静蓉提议。

  “要考虑现在免签停留的时间延长了。”杨鑫补充,“争取让游客在桂林停留更多时间。”

  2024年以来,我国多次优化免签政策。2024年11月30日起,包括多个东欧国家在内的38个免签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旅游观光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12月17日起,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滞时间均延长到240小时。

  “确实。”高级经理武蓉拿出一张表格,“数据系统测算,游客的平均旅行时间从8.7天增加到10天左右,人均花费从1.4万元增长到1.8万元。”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城徽象鼻山前热闹非凡,来自各地的游客在此驻足或乘坐竹筏欣赏独特的自然景观。

  “还可以去龙胜体验插秧收割,到阳朔学习中餐烹饪。”一旁负责会议记录的总经理助理黄华也忍不住插话。

  “我觉得可行。”杨鑫分发带来的调查报告,“这是前一阵实地踩线的情况。相较传统观光游,近六成受访者更注重体验感,喜欢定制游、主题游,可以做个参考。”

  “酒店安排五星级”“就餐建议中式桌餐”“行程对接下一站可优先考虑南京”……

  “我来公司18年了,感觉这两年旅业变化不小。”走出会议室,杨鑫向记者分享他的感受:客源上,免签国来客量激增,家庭游、定制游、跟团游,各有所好;理念上,互动式、深度游受大家追捧;玩法上,美食游、研学游、工业游越来越受欢迎;目的地上,中国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形成“中国+东盟”“中国+中亚”等旅游路线月,桂林接待入境过夜游客86.89万人次,同比增长285.35%;实现国际旅游收入3.50亿美元,同比增长287.59%。

  对公司总经理周晓光而言,2024年是忙到“脚打后脑勺”的一年,“免签政策一直在优化,我们也要积极走出去,打响国际知名度。”依托政府搭台,2024年5月,到陕西参加“第十四届中美旅游高层对线月,去匈牙利布达佩斯参加“世界旅游联盟·中欧旅游对线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作为一家民营中小企业,新变化给我们大家带来新挑战,也带来了新机遇。我们要做的就是积极应变,主动作为。”周晓光说。

  另一方面,业务量迅速增加,也给公司的配套服务能力带来不小挑战。主动补短板、强弱项,这一年,了解行业需求,洽谈合作业务;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回复顾客邮件;招聘人才,员工比去年增长五成,达210人……旅行社的产品线更丰富了,供应链和服务水平也上了一个台阶。

  中国的“朋友圈”逐步扩大,周晓光又有新打算:“我们已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成熟的业务联系,其中多半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接下来,我们计划深耕旅游目的地建设,加强与在线旅游平台合作,加大海内外社交平台视频推广力度,培育口碑,增强用户黏性,提高复购率。”

  在旅行社办公室的醒目位置,有一块大大的白板,上边列着近期出行的99个旅行团。“2024年公司业务订单数量比上年同期增长近30%。”周晓光说,2025年,入境业务板块的订单已有284批次1071人,同比增长3倍,甚至接到了2026年的预订。

  “我们国家很大,很美。”周晓光充满期待,“希望更多海外游客走进中国、了解中国、喜爱中国。”

  有过事业的迅速增加,也经历了困难时期的业务停摆,如今,聚焦定制游产品,发力跨境旅游,不仅实现了业绩的全面提升,还把产品、服务、标准输送到数十个目的地国家和地区。

  正如旅行社负责人所说,依靠“积极应变,主动作为”,企业在一次次转型中找准了对自己最合适的经营特色,不断把新挑战变成新机遇,让政策利好成为发展利好。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形成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成为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旅游业从小到大、由弱渐强,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非常明显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回望2024年,旅游市场持续回暖,红色游、研学游热度不减,入境游、冰雪游亮点纷呈。这背后,得益于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少不了整个消费市场的恢复增长,也离不开旅业一家家企业的创新与成长。

  在供给端把产品和服务实打实地提上去,需求端的消费升级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新一年,面对不断涌现的消费新场景、行业新动向、服务新模式,相信有更多文旅企业会更加坚实地走好转型之路,抢抓发展机遇,找准特色定位,不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在为广大购买的人带来更多精彩体验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一撇一捺】,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上一篇:西藏新年五日游攻略策划西藏游览5天小包团必玩道路
下一篇:探秘宁夏至海南之旅:行程规划与旅游攻略全解析